硕博论坛 | 孙超:狂草书在清代的审好意思转向

发布日期:2024-05-28 11:02    点击次数:182

狂草书在清代的审好意思转向

⊙孙超 

小引

自汉张芝创一笔书,唐东说念主张旭、怀素继之以狂草,宋元两代有黄庭坚、鲜于枢等名家亦善之,至明代而草书大兴。清初,以抒怀为尚的草书濒临着清代君王审好意思、求实复旧想潮、碑学通顺兴起等多重压力走向衰微,但帖学的欲望并未被“斩断”,东说念主们对狂草的关注由创作转向批评,从而再行解释了狂草的审好意思特色。

一、反想明东说念主草书

明东说念主草书承元东说念主遗韵,经宋克、解缙等东说念主发端至吴门书家崛起,草书创作参加岑岭。它拯救了草书朝着“丑古老秽,涊淟齿牙”[1]的狂怪标的发展。吴门书家善草书者首推祝允明,其在《书述》中梳理汉魏以来历代书家得失,并看管评点当朝台阁书家群体。在祝氏看来,台阁书家最大的问题是媚、轻、俗,即便有天禀卓绝者,也因为执政而接续的原因难以“自脱”。其中,他对 “二张”(张弼、张骏)尤为活气,标明其对书道传统与自我魄力之间关系的辩证见地。一方面,他以为应回顾到对“四贤”(张芝、王羲之、锺繇、索靖)的学习和剿袭上,另一方面又要幸免书道沦为“奴书”。不错说,祝允明是一个具有无餍和视线的书家,其草书配置被时东说念主所堤防,如王世贞在《艺坛卮言》中说说念:“六合书道归吾吴,而祝京兆允明为最,文待诏徵明、王贡士宠次之。”[2]朱谋垔在《续书史会要》中也记录了祝允明的配置: 

书学自《急就章》以至羲、献、怀素,无不淹贯,而狂草本朝第一,其时评者云:“其书道抑扬雄逸,放而不野,如鹤在鸡群,魄力迥绝。”然真不如行,行不如草,以豪纵者胜。又云:“枝山真行有天马行空之态,第入能品。”[3]

▲张弼 草书 杜甫《曲江》诗轴

浙江省博物馆藏

清东说念主对明代草书的评价亦多皆集于祝允明狂草,但比较明东说念主对祝氏草书的一味褒赏,清东说念主则多有微词。如王澍《竹云题跋》云:

仆推京兆书为有明第一,为此也。然时时纵逸处多,肃括处少,未免为沿门擉黑者开先路,此则京兆之病。[4]

▲祝允明 草书 杜甫《秋兴》诗轴

辽宁省博物馆藏

王澍以为祝枝山的草书纵逸过剩而少表率。梁则从审好意思的角度批评祝允明的书道“气骨过董”,同期以为祝的书道“落笔太易,运笔微硬”[5],而在韵味上失态于董其昌。施行上,梁的不雅点代表了清初大大批东说念主的审好意思倾向,即以董其昌书风的审好意思偏好来批评明代书家。如吴德旋在《初月楼论书杂文》中所言:

盖胜国时万历过去书家,如祝希哲、文徵仲之徒,皆是吴兴入室弟子,徵仲晚年学山谷,便一步不敢转移,正苦被吴兴笼罩耳。希哲狂草,虽云出自伯高、藏真,而略无远韵,但可惊诸小东说念主。华亭出而明之书道一变矣。[6]

吴德旋以为吴门书家都不外是学赵孟而未出藩篱,只好董其昌的出现才冲破了这种样式,又言:“鲁斯尝谓余云:‘作书任意最难。’余初不明其说,后学怀素《小千文》,略得任意之意。学右军《十七帖》,则又不见所谓任意者,于鲁斯之说,仍不可无疑。近学杨景度《步虚词》,乃知任意者,细净之至也。恨不可起鲁斯而一问之耳。”

吴德旋对草书“任意”的真谛以“细净之至”来领略,恰是对董其昌书风的皈向妥协释。因此其对奔放、雄强的草书均赐与批驳,如以为:“伯高、藏真笔力虽雄,清韵已失,学之者愈似而愈离。”[7]在这么的审好意思氛围中,王铎的草书亦被诟病,如梁说:“王铎书得援笔法,学米南宫衰老劲健,全以力胜,然肉体近怪,只为名家。”再如即等于对王铎古文琢磨相等堤防的翁方纲,面对王铎草书也会对其书风的“怪”绝不原谅地批评“专骋己意,而不知古法”[8]。包世臣甚而将王铎草书排在了邓石如草书之下,可见碑本两派的主流对王铎的草书均不“买账”。王铎雄肆书风直到晚清才被东说念主们所采纳,但董其昌魄力的草书亦未踵事增华,而是在碑学兴起的潮水中走向了衰退。事实上,清东说念主也看到了文徵明、董其昌文静典雅书风的问题:“明季书学竞尚素丽,王(铎)、张(瑞图)二家力矫积习,独标气骨,虽未入神,自是恒久。”翁振翼对清初期学董书所形成的问题惊奇说念:“近时学董者,不足其秀,只得其弱耳。”[9]

▲王铎 草书 临《谢庄帖》轴

故宫博物馆藏

清代初期在“崇董”风俗下,清东说念主张开了对明代狂草的批判,将明东说念主狂草所呈现出来的怪、狂、纵、乱等问题赐与抵赖,将典雅、简净的审好意思真谛立为正统,这亦然重建文化顺序、长入想想的需要;同期亦在清东说念主对“赵董”书风的反想中,对其靡弱素丽风俗进行批评以探索取新。这两股强劲的力量使得明东说念主草书遗凮缓缓虚弱,为草书审好意思风俗的重建奠定了基础。

二、从求奇到求古

草书审好意思的转化与清代尚朴崇实的风俗息息联系。清东说念主以古质动作草书审好意思的紧迫取向,这种风俗由珍视对表率、工夫等的追问缓缓跟着清代金石审好意思氛围的熏染而参加对古雅审好意思的追崇。它更正了以往追求幻化莫测、抒怀写怀的狂草风俗,将狂草书“酒神精神”的内在品性、立场推向了新的审好意思维度而成为一种趋势。

清初冯班就以为,古东说念主的狂草之是以莫得失笔是因为“平日工夫细”[10],王澍月旦古代狂草时专以是否有“肃括意”[11]来定高下,翁方纲则径直将楷书与草书关联起来:“夫真、行、草,理虽一贯,而格必兼通,未有不精楷而能作行、草者,亦未有不博通行、草而专精真楷者。”

清东说念主服从强调真书与草书兼通,其潜在的含义等于由对工夫与特性这对矛盾的均衡,转向了工夫决定特性抒发的品性,使得其对狂草表率性的关注高于前代。趣味的是,草书在出身期间被书家所珍视的反倒是其对表率的特别而贯穿大当然与书家心扉的功能与特色,崔瑗《草势》曰:

畜怒怫郁,放逸生奇。或凌邃惴栗,若据高临危,旁点邪附,似蜩螗挶枝。绝笔收势,余綖纠结;若杜伯揵毒,看隙缘巇;腾蛇赴穴,头没尾垂。是故远而望之,摧焉若阻岑崩崖;就而察之,一画不可移。几微要妙,临时从宜。略举大较,仿佛若斯。[12]

▲邓石如 草书 自作诗轴 

好意思国弗利尔好意思术馆藏

草书因“放逸”而“生奇”,因“临时从宜”而产生千奇百态的艺术好意思感。韩愈形色张旭草书的创作与情绪精好意思长入,“喜怒、窘穷、忧悲、愉佚、归罪、想慕、痴迷、败兴、不屈,有动于心,必于草书焉发之”[13],将心的“动”用草书“发之”,恰是“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写真。即便历史上对张旭学古钟鼎铭文、蝌蚪篆多有记录,但被书家赞好意思的却是其草书的奇与真;再如怀素《自叙帖》中亦以万般奇险诡谲的当然形象类比其天马行空的创作情景……如斯各种在清东说念主眼里似乎并非正说念,如杨宾《大瓢偶笔》说:“余谓右羽书极高洁和平,并非素、旭等类狂怪者可比。”[14]再如何焯跋张旭《肚痛帖》曰:“《肚痛帖》笔势固豪颇,亦失之流宕,去晋东说念主便自邈然。”[15]

清初东说念主们对草书道度性的商量,反应出对晋东说念主书风的堤防,这与其对董其昌书风的追崇并不矛盾。因为他们以为“简淡”的董氏书道剿袭了“二王”书道“平常天真”的风骨。尽管清东说念主对前代狂草追求幻化诡谲的审好意思并活气,但也并未对狂草的艺术性进行透彻的抵赖,这与宋代欧阳修的“游于艺”的不雅念亦然不同的: 

予尝谓法帖者,乃魏晋时东说念主施于家东说念主、一又友,其逸笔余兴,初非宅心,而当然可喜。后东说念主乃弃百事而以学书为业绩,至终老而穷年,疲敝精神而不以为苦者,是真好笑也,怀素之徒是矣。[16]

在欧阳修眼里这种为艺术而艺术的创作是不严肃、不可取的。清东说念主虽亦求实,而并未对草书的艺术性赐与透彻抵赖,而是将草书的“狂”转向了“古”。某种进度上而言,清东说念主对狂草求奇的批驳亦然对当下求实风俗在审好意思层面的抒发,明一火于浮靡的反想之痛和情感创伤老是若存若一火,因而对狂草书风的纠正比较抵赖则更有现实的文化真谛。刘熙载看到了明代以来帖学走在狂怪和浮薄的南北极上,使得草书的创作穷乏了古意:

张长史真书《郎官石记》,东坡谓“作字简远,如晋、宋间东说念主”,论者以为知言。然学张草者,时时未究其法,先挟狂怪之意。岂知草固出于其真,而长史之真如何哉?山谷言:“京、洛间东说念主,传摹狂怪字,不入右军父子绳墨者,皆非长史笔。”审此而长史之真出矣。[17]

▲孙岳颁 草书 岑参《晚发五渡》诗轴

南京博物院藏

刘熙载以为张旭的草书得自古钟鼎铭文、蝌蚪篆,且并未有不合作之处,而这正秘密了其草书“本于分隶二篆”的渊源,以至于学者对待张旭草书如“海若之于河神”般陋劣。刘氏的结论并非附会崇古时调,他以为张旭的“雄古深重”与怀素的“机势当然”皆效法张芝,前者较后者也有“古质而今妍”的分袂,要津在于张旭掌持了以篆入草的精髓。同期,刘氏又从技法层面解释了行草竹素自篆隶的渊源:

字形有内抱,有外抱。如险峻二横,阁下两竖,其有若弓之背向外弦向内者,内抱也;背向内弦向外者,外抱也。篆不全用行、草书者,以此定其音尘,便知于篆隶孰为出身矣。[18]

从艺术魄力来看,“古质”和“今妍”是两种不同的好意思,但在刻下卫朴崇实的语境中,“古质”似乎代表着更高档的审好意思取向。刘熙载例如说念:“正、行二体始见于锺书,其书之大智若愚,后东说念主莫及。”[19]其后者难以企及锺繇书道“大智若愚”的意境在于“分书先不足也”。旷古的天真烂漫被后世的整饬端方所取代,距篆隶古意越来越远,则立场越来越低。

换言之,立场的低下就是古法的缺失。刘氏以为狂草书有“意”的一面,还有“法”的一面,二者缺一不可。其言“他书道多于意,草书意多于法”,收拢了狂草的本体,其幻化莫测、包罗万象极具眩惑力和解析力,刘氏洞悉到唐以后书家在对草书“意”进行过甚追乞降抒发的同期,也将狂草引向了狂怪失态的境地,“学张草者,时时未究其法,先挟狂怪之意”。草书的衰退,并非草意不足,而是书家为了狂肆而断念表率形成的,“故不善言草者,意法相害;善言草者,意法相成”。只好“意”与“法”的均衡通会,才是精湛的草书。

▲姜宸英 草书 临《王献之帖》轴 

安徽省博物馆藏

因“意”对“法”的守秘致使草书走向狂怪乖张,刘熙载则更侧重于挖掘草书道度的一面。其又从笔法的角度分析阐释,如“草书尤重笔力”,是因为“草势尚险,凡物险者易颠,非具有鼎力,奚以固之”[20]。笔力的历练,是书家的基本功,过甚于“意”而时时会忽略基本功的历练,因而用笔能力是检会草书家的基本门径,“书重用笔,用之存乎其东说念主。故善书者用笔,不善书者为笔所用”[21]。他以为草书的“筋节”恰是笔法之关捩,而俗书用笔“一直溜下”实为“浪作”。那么“筋节”该如何领略呢?其言“前笔有结,后笔有起”,也就是说两笔之间的转生动作即可谓之筋节。自魏晋以来,常以筋、骨、肉、血、气来论书,如卫夫东说念主《笔阵图》:

善笔力者多骨,不善笔力者多肉;多骨微肉者谓之筋书,多肉微骨者谓之墨猪;多力丰筋者圣,无力无筋者病。[22]

对此,筋节恰是贯穿骨血的要津,筋节不可无但又不可过分外露,要“明续暗断”,才可臻于“多力丰筋者圣”的意境。刘熙载对“筋节”的强调本体上照旧对草书应珍视表率、追求古雅的审好意思立场的解释。刘熙载从不雅念和技法两个层面全面恢复了什么是草书、如何写草书的问题,呼应了清初期的狂草“工夫”不雅,这种珍视古质的审好意思使得草书月旦、技艺的不雅念跟着时候的推移而发酵。

三、碑派的误读与解释

清代的碑学家并非只顾惜碑学自己,还要通过驳倒“二王”以来的传统建构碑学的正当性地位。阮元在《南北书派论》中就说起北朝书家并未宗法王羲之、王献之,但正史中都记录了他们“世习锺、卫、索靖,工书,善草隶,工行草、长于碑榜”[23],可见草书并非“二王”的专利,而是汉代书家那处的“正脉”所传。如斯一来草书的渊源与“篆隶为本”的想潮便挂钩了。要是说阮元的说法仅是一种理念上的创见,那么包世臣则将这种理念落实到了唐东说念主狂草的月旦上:

唐东说念主草法,推张长史、钱醉僧、杨少师三家。长汗青源虞、陆,故醉僧以为洛下遇颜尚书,自言受笔于长史,闻斯八法,若有所得。世所传《肚痛》《春草》《东明》《秋寒》诸帖,皆非真货。惟《千文》残本二百余字,伏如虎卧,起如龙跳,顿如山峙,挫如泉流,上接永兴,下开鲁郡,是为草隶。醉僧所传大、小《千文》,亦是假货,惟《圣母》《律公》,导源篆籀,浑雄鹜健,是为草篆。少师《韭花》《起居注》,皆出仿写,至《大仙帖》,蚕头燕尾,步步崛强,有猿腾蠖屈之势,周、隋分书之一变,是为草分。其余如《屏风》《书谱》《断交》诸帖,虽俱托体山阴,止成藁行汉典。[24]

包世臣并未将狂草的月旦引入表率的老路上来,而是在辨析真伪之后,分袂对张旭、怀素和杨凝式草书作念了新的界定,即“草隶”“草篆”和“草分”。事实上所谓“草隶”和“草篆”在古代早有所指,前者指章草,卫恒在《四体书势》中说:“汉兴而有草书,不知作家姓名。至章帝时,皆相杜度,堪称善作。” [25]《述书赋并注》又详释说念:

草分章体,肇启伯度。……杜操字伯度,京兆东说念主。终后汉皆相。章帝贵其迹,诏上章表,故号章草。[26]

▲包世臣 草书 《春晖准平》联

深圳博物馆藏

后者因未成为官方所用书体,故记录较少,明东说念主赵宧光《寒山帚谈》中说:

一曰飞白,篆貌隶骨,杂费古今之法,勉作草篆,为器所使,自我作之,不得否则也。[27]

咱们不错将古代的“草篆”领略为其时的日常手写体(如帛书、简书等),“施行上,任何一种字体都有正与草两种方式:正体矩矱森严,隔绝纵欲更正;草体多趋从简,易于随东说念主随时推移,故后者老是饰演祛旧迎新的变装”[28]。这彰着与包世臣所指的怀素“草篆”是不同的,在包氏《论书十二绝句》中不错看到其本意:“洛阳草势通分势,以侧为雄曲作浑。董力苏资纵奇绝,问津须是到河源。”[29]

在杨凝式的草书作品中,他看到了分书的“势”。很彰着,包世臣是以碑学家的目光来看待唐东说念主草书的,他眼中张旭、怀素的草书也蕴含着隶书、篆书的意味,他对张旭“草隶”与刘熙载张旭草书取自“钟鼎铭文、蝌蚪篆”的说法亦然矛盾的,尔后者的说法是被平常招供的。概况在包氏看来,张旭《千字文》残本中所解析出丰富的用笔与隶书笔意是重迭的。更紧迫的是,“草隶”的断语更让狂草经典作品有了一块“古法”的玄妙面纱,产生更大的效应。康有为《广艺舟双楫》中也不错有通常的说法:

宋东说念主之书,吾尤爱山谷,虽昂藏郁拔,而神闲意被,初学自媚。若其笔法瘦劲婉通,则自篆来。吾以山谷为行篆,鲁公为行隶,北海为行分也。[30]

▲康有为 草书 《风入松·邻舟妙香》诗轴 

广东省博物馆藏

碑学家的视域里仿佛隐含着这么一个逻辑,即“二王”以来的名家,都与效法篆隶联系,且“二王”书道自己也脱胎于篆隶,他们之是以能够成为人人,即在于得到了“古法”,而这种“古法”就在金石碑版当中。“篆隶为本”的理念,既让清代碑派书家足以有与“二王”帖派分庭抗礼的底气,让曾以“毡裘气”而被文东说念主不屑的北碑得以名正言顺地炉火纯青。在清东说念主眼中“篆隶笔意”似乎就代表着品性。由此,被誉为帖学“明珠”的狂草书,便成为碑学端倪里的一个“副家具”。这种“误读”式的解释也配置了清代碑学,“这一误读尽管应充分检点或批判,而其对书道发展所产生的积极作用与真谛,却是应该细办法”[31]。其积极真谛就在于,经验过清东说念主对草书的审好意思批评和重建后,产生了如于右任、王蘧常、林散之这么的现代草书大众。他们共同之处在于用碑本兼容的方式解析草书,从而使草书的发展在有清一代的千里寂后迅速迈入书道史的岑岭。相等是林散之的草书既能将清代碑学书家和晚明大草书家的魄力、技艺有机交融,又能使得作品的魄力呈现出淡雅、苍润、古朴的面庞,这彰着暗合了清东说念主的草书审好意思逸想。

结语

清东说念主对前代草书的审好意思偏好一方面来自治世重建文化顺序的需要,另一方面则与清代士东说念主反想明一火于浮泛、虚耗的风俗联系,碑学通顺的兴起与它们交汇在一皆,从而产生了对前代狂草批评的协力,使得狂草的审好意思追求由“狂”而“古”,它纠正了前代草书一味求奇的偏颇,也为碑本交融的新探索奠定了表面和审好意思上的基础,对现现代狂草书的创作产生了雄壮影响。说七说八,清代虽无狂草大众,但清东说念主却为其后的书家提供了狂开创作的新想路。

凝视:

[1] 祝允明 . 怀星堂集 [M]. 杭州:西泠印社出书社,2012:513.

[2] 王世贞 . 艺坛卮言 [G]// 华东说念主德 . 历代札记书论汇编 . 南京:江苏西席出书社,1996:187.

[3] 朱谋垔 . 续书史会要 [G]// 徐好意思洁 . 书史会要·续书史会要 . 杭州:浙江东说念主民好意思术出书社,2012:344.

[4] 王澍 . 竹云题跋 [G]// 崔尔平 . 历代书道论文选续编 . 上海:上海字画出书社,2015:630.

[5] 梁 . 评书帖 [G]// 上海字画出书社,华东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琢磨室 . 历代书道论文选 . 上海:上海字画出书社,2014:576.

[6] 吴德旋 . 初月楼论书杂文 [G]// 上海字画出书社,华东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琢磨室 . 历代书道论文选 . 上海:上海字画出书社,2014:590—591.

[7] 吴德旋 . 初月楼论书杂文 [G]// 上海字画出书社,华东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琢磨室 . 历代书道论文选 . 上海:上海字画出书社,2014:592.

[8] 翁方纲 . 复初斋书论集萃 [G]// 崔尔平 . 明清书论集 . 上海:上海词典出书社,2011:955.

[9] 翁振翼 . 论书近言 [G]// 崔尔平 . 历代书道论文选续编 . 上海:上海字画出书社,2015:440.

[10] 冯班 . 钝吟书要 [G]// 上海字画出书社,华东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琢磨室 . 历代书道论文选 . 上海:上海字画出书社,2014:551.

[11] 王澍 . 竹云题跋 [G]// 崔尔平 . 历代书道论文选续编 . 上海:上海字画出书社,2015:626.

[12] 卫恒 . 四体书势 [G]// 上海字画出书社,华东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琢磨室 . 历代书道论文选 . 上海:上海字画出书社,2014:17.

[13] 韩愈 . 送高闲上东说念主序 [G]// 上海字画出书社,华东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琢磨室 . 历代书道论文选 . 上海:上海字画出书社,2014:292.

[14] 杨宾 . 大瓢偶笔 [G]// 崔尔平 . 历代书道论文选续编 . 上海:上海字画出书社,2015:582.

[15] 何焯 . 义门题跋 [G]// 崔尔平 . 历代书道论文选续编 . 上海:上海字画出书社,2015:431.

[16] 欧阳修 . 文忠集 [G]// 文渊阁四库全竹素:第 1103 册 . 上海:上海古籍出书社,1987:436.

[17] 刘熙载 . 书概 [G]// 上海字画出书社,华东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琢磨室 . 历代书道论文选 . 上海:上海字画出书社,2014:703.

[18] 刘熙载 . 书概 [G]// 上海字画出书社,华东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琢磨室 . 历代书道论文选 . 上海:上海字画出书社,2014:711.

[19] 刘熙载 . 书概 [G]// 上海字画出书社,华东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琢磨室 . 历代书道论文选 . 上海:上海字画出书社,2014:693.

[20] 刘熙载 . 书概 [G]// 上海字画出书社,华东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琢磨室 . 历代书道论文选 . 上海:上海字画出书社,2014:690.

[21] 刘熙载 . 书概 [G]// 上海字画出书社,华东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琢磨室 . 历代书道论文选 . 上海:上海字画出书社,2014:708.

[22] 卫铄 . 笔阵图 [G]// 上海字画出书社,华东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琢磨室 . 历代书道论文选 . 上海:上海字画出书社,2014:22.

[23] 阮元 . 南北书派论 [G]// 上海字画出书社,华东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琢磨室 . 历代书道论文选 . 上海:上海字画出书社,2014:633.

[24] 包世臣 . 艺舟双楫 [G]// 上海字画出书社,华东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琢磨室 . 历代书道论文选 . 上海:上海字画出书社,2014:654.

[25] 卫恒 . 四体书势 [G]// 上海字画出书社,华东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琢磨室 . 历代书道论文选 . 上海:上海字画出书社,2014:16.

[26] 窦臮,窦蒙 . 述书赋并注 [G]// 上海字画出书社,华东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琢磨室 . 历代书道论文选 . 上海:上海字画出书社,2014:239.

[27] 赵宧光 . 寒山帚谈 [G]// 华东说念主德 . 历代札记书论汇编 . 南京:江苏西席出书社,1996:246.

[28] 卢甫圣 . 中国书道史不雅 [M]. 上海:上海字画出书社,2021:30.

[29] 包世臣 . 包世臣全集:卷 5[M]. 合肥:黄山书社,1993:386—387.

[30] 康有为 . 广艺舟双楫 [G]// 上海字画出书社,华东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琢磨室 . 历代书道论文选 . 上海:上海字画出书社,2014:859.

[31] 陆明君 . 刀斧之下的“篆隶笔意”:清代碑学建构中的误读 [J].中国书道,2019(2):27—32.

(险峻滑动预览)

作家:中国艺术琢磨院2022级在读博士琢磨生

本文责编:孙强

原文刊发于《大学书道》杂志2024年第2期

《大学书道》杂志英敢于激动书道学科树立,探讨书道西席轨则,展示书根由论最新后果,刊发优秀书道作品,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接待订阅

全年六期

每期订价:30.00元

全年订价:180.00元

(点击下方小要领赶紧来订购吧)

统筹|顾 翔

裁剪|闫韦含 古怡萱 薛舒远 刘浩

审核|李逸峰 黄修珠

点个在看,让咱们知说念你在看



栏目分类



Powered by leyu手机版登录入口官网 @2013-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